邱家廷清疏肝膽、溫補三陰法治療脅痛
脅痛是以脅肋部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種肝膽病證。高老平素在對臟腑的認識上最重視肝臟,因為肝主風,風為百病之長,風邪致病極為廣泛。風邪在病因中是主要的致病因素,因為六淫的寒、濕、暑、燥、火多附于風侵犯人體致病。內傷之病往往也是肝臟功能失調所導致的內風為患。而肝位居于脅下,其經脈循行兩脅,膽附于肝,與肝呈表里關系,其脈亦循于兩脅。肝為剛臟,主疏泄,性喜條達;主藏血,體陰而用陽。若由于情志不舒、飲食不節(jié)、久病耗傷、勞倦過度,或外感濕熱等病因,累及于肝膽,導致氣滯、血瘀、濕熱蘊結,肝膽疏泄不利,或肝陰不足,絡脈失養(yǎng),氣血瘀滯,即可引起脅痛。故脅痛主要責之于肝膽,病則可寒可熱,可虛可實。臨床上還應據“痛則不通”、“通則不痛”的理論,以及肝膽疏泄不利的基本病機,在辨證中酌情應用一些疏利肝膽之品。
病例劉某,46歲。2009年7月6日初診。
主訴:脅痛半年余。
初診:2008年9月因勞累后出現右脅下時發(fā)隱痛,睡眠不安,多夢,晨起全身困乏。門診給予知柏地黃丸,無明顯效果?,F右脅下時發(fā)隱痛,伴全身困乏,小便失禁,勞累后雙眼腫脹、睡眠不安、多夢,口干,飲食、小便正常,大便干。舌紅,苔黃膩,脈弦細。
中醫(yī)辨證:脅痛(肝膽火旺)。
治法:清疏肝膽,溫補三陰。
處方:小柴胡湯加減。
柴胡15g,黃芩15g,黨參15g,麥冬10g,五味子15g,桂枝15g,白芍30g,炙甘草15g,生龍牡各30g,夜交藤30g,丹皮15g,生地15g,茯苓20g,澤瀉20g,干姜10g,附子3g,黃芪20g,升麻6g,大黃5g,細辛3g。6劑,水煎服。醫(yī)囑:慎食辛辣涼食,暢情志,勿過勞。
二診:2009年7月12日。服上方睡眠好,多夢癥狀消失,右脅隱脹痛,口干苦黏,晨起口中有味,飲食正常,時有小便失控,大便正常,月經不調。舌質淡、邊有齒痕,苔白膩?;颊咚吆棉D,去養(yǎng)心安神、滋陰潛陽之夜交藤、煅牡蠣。仍脅痛,加入疏肝理氣止痛之延胡索、川楝子,溫經通絡之麻黃附子細辛湯。處方:柴胡15g,黃芩15g,桂枝15g,白芍30g,炙甘草15g,黨參10g,枳實20g,川芎15g,香附15g,炙麻黃6g,附子3g,細辛3g,丹皮15g,梔子15g,延胡索15g,川楝子15g,黃芪20g,升麻6g。6劑,水煎服。
三診:2009年7月19日。服上方脅痛止,乳房脹痛,口黏口苦,呃逆,食欲欠佳,月經不調(半月至,量少)。舌紅,苔白膩,脈沉緩。患者口黏,苔白膩,加大溫中健脾化濕力度;脅痛止,加入消食化積、行氣健脾、降逆止嘔之品。處方:柴胡15g,黃芩15g,桂枝15g,白芍30g,炙甘草15g,黨參10g,枳實20g,川芎15g,香附15g,炙麻黃6g,附子5g,細辛5g,丹皮15g,梔子15g,延胡索15g,川楝子15g,黃芪20g,升麻6g,陳皮15g,焦三仙各15g。6劑,水煎服。
體會:足少陽之脈起于目銳眥,其支者,下胸中,貫膈,絡肝,屬膽,循脅里。邪在少陽,經氣不利,郁而化熱,膽火上炎,而致胸脅苦滿。足少陽膽屬甲木,化氣于相火,少陽相火上擾則多夢,內傳陽明而化熱,則大便干。全身困乏、口干、小便失禁,為脾腎陽虛,全身氣機失調,清陽不升,不能濡養(yǎng)全身臟腑所致。治宜清疏肝膽,溫補三陰。方選小柴胡湯,方中柴胡、黃芩、丹皮疏散肝膽郁結之氣,清瀉肝經。伍桂枝加龍骨牡蠣湯,交通心腎,寧心安神。伍生脈飲,益氣養(yǎng)陰,兼補脾肺,改善口干等津液不能上承等癥狀。茯苓四逆湯伍黃芪、升麻,補中益氣,溫脾暖腎,升舉清陽?!秱摗吩唬?ldquo;陽明病,腹?jié)M,脅下偏痛,發(fā)微熱,其脈弦緊者,當以溫藥下之,宜大黃附子細辛湯。”故加入大黃、附子、細辛,以溫經通絡,活血祛瘀,治療脅痛。